随着"海上联合 -2025 "中俄联演结束,中俄海军联合巡航开始,海上自卫队又开始了新一轮"辛勤劳动"。好在这次中俄舰队规模较小,又是从家门口的宗谷海峡过,所以留给日本人的工作难度相对较低;不过正如国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提及"海上联合 -2025 "时的描述,"演习期间一些国家的飞机和舰船不断出现在演习部队周边,有分析称,此次联演针对第三方的意图明显",甭管是不是针对"第三方","第三方"肯定要"不安 desu "的。
甚至"不安"到了中俄舰队刚开到公海上就跟着的地步
除了就近出动了八户基地第 2 航空群的 P-3C 之外,一般来说这种家门口的任务,海自水面舰艇也就近出动点导弹艇扫雷舰即可,而这次动用了母港远在横须贺的村雨号多用途驱逐舰,要么说明近期该舰所属的第 1 护卫队有相应的日本海执勤任务,要么说明确实沾点"不安"。
不过本次中俄海军联合巡航的阵容,相对之前其实是有点"寒酸"的:我军只动用了参演舰队中的绍兴舰和千岛湖舰,乌鲁木齐舰和西湖船并未参加;俄方相应也只出动了"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大型反潜舰。除非在联合巡航中实际进行我方补给舰对俄舰的补给作业(之前进行过模拟占位),否则要找亮点还真不太容易。
这图像质量也有一种"我大老远从横须贺过来,你俩就拿三条船糊弄"的悲愤感;另据俄太平洋舰队新闻社报道,俄海军佩琴加号舰队油船也参加了此次联合巡航,但日方并未提及发现了这位老熟人
无论太平洋舰队新闻社所说的,"俄罗斯和中国海军水兵还将按照传统,在联合训练期间研究机动和互动问题",是否包括更进一步的内容,对于"特里布茨海军上将"这艘 1985 年服役的大型反潜舰来说,都意味着年届四旬之际的这个夏天又多了一道航迹。
6 月 16-30 日,俄太平洋舰队进行了一场为期 15 天,动用 40 多艘舰艇、30 多架飞机和直升机的大规模演习,当时"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就作为编队反潜的核心,与姊妹舰——已经按 1155M 标准改装为"一级护卫舰"的"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一起带队出征。
6 月 14 日从宗谷海峡进入西太平洋的"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和"沙波什尼科夫元帅"
6 月 25 日原路返回的两舰,能更清晰地看出"沙波什尼科夫"(侠)升级后的变化
在 7 月下旬的"七月风暴"海军演习中,两舰最年轻的姊妹舰、此前经常访问上海的"潘捷列耶夫海军上将"号也加入了参演阵容,这意味着除了正在坞修结合现代化升级的"维诺格达诺夫海军上将"号未能出动之外,太平洋舰队账面上的所有 1155/1155.1 "无畏"级全部出现在旗舰"瓦良格"号巡洋舰身边。
如果说这还只是反映了太平洋舰队目前在俄海军中相对更好的状态的话,北方舰队的 3 条"无畏"级也能在今年 1-5 月,轮番参加巴伦支海的反潜演习(别问"七月风暴"的时候它们哪去了),多少能够说明俄海军在保障 1155 系列的使用上还是小有成就的;考虑到俄海军大舰部队总体上"惨淡经营"的现状,甚至可以说是"一枝独秀"。
作为苏联留给俄罗斯海军数量最多的全燃大舰,1155 型的主机由两台功率 9000 马力的 D090 型巡航燃机,以及两台功率为 22500 马力的 DT59 型加速燃机组成。它们均由乌克兰尼古拉耶夫"曙光"机械制造联合体生产,除了在 1155 系列上使用,也广泛用于俄海军各型护卫舰和轻型护卫舰。
随着俄乌关系逐渐紧张,两型燃机的保障难度越来越大。虽然受苏联时期工业布局的影响,俄罗斯在舰用燃气轮机生产上遇到了很多困难,但相比为新舰从头制造燃气轮机,修理现已装舰的燃气轮机(包括俄乌关系尚可时,"曙光"交付俄海军的成品)终归要容易一些,而这种"容易"背后,还得源于苏联当初的"无心插柳"之举。
对于活过了二战,整天操心三战的苏联来说,如何保证战时核心军工产品生产,不因其原生产线被摧毁而停滞,堪称其历代军工掌门人劳心劳力的关键。其中一项广为沿用的做法,就是将其中特别重要的军工产品的全套设计图纸文件制作成容易保存,不会被第一时间摧毁的微缩胶片,战时将它们送到安全的后方工厂,再将胶片复原成图纸文件。制作微缩胶片的人们显然想不到,这些胶片派上用场时,苏联已经不复存在,更想不到围绕这些胶片的下落,爆发过多少明争暗斗。
相对来说,1967 年就具备燃气轮机修理资质的原列宁格勒喀琅施塔得船舶工厂,修理 DT59 燃气轮机还算容易:作为当初由"曙光"专家帮助建立相应能力的,北方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重点船舶修理基地,只要胶片幸运地没来得及从厂里被卖出去,那么靠着给天然气泵站供货、以及印度海军的订单,喀琅施塔得船舶工厂熬过了 90 年代之后,"考古式科研"不算太难。
问题反而出在功率较小的 D090 上,由于在苏联时代,这款燃机已经被视作未来将被替代的非重点型号,所以对其技术资料的保护做的不够多,等到有"卡脖子"风险的时候就没那么从容了。颇为戏剧性的是,最终解决这场潜在危机的,是一家标准的"俄罗斯新贵":位于萨马拉的"诺维克"工业集团。
"诺维克"原本在燃气轮机领域的经验,仅限于通过关系获得的,俄海军几个基地内岸上发电设备的故障检测和维护工作。但这个集团此后从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弄来了一批技术骨干,其中甚至有参加过苏联首艘燃气轮机船舶"巴黎公社"号试航,而今风烛残年生活清苦的老者;曾与克里莫夫设计局一起研究 T-80 坦克 GTD-1000 燃气轮机的就更多了。
由此,"诺维克"集团组建了一个内部设计局,这些曾在苏联时期,与萨马拉当地燃气轮机配套企业合作过的工程师们,成功在当地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车间,将其命名为"伏尔加"技术基地,并联合航发巨头"库兹涅佐夫"公司,一起赢得了 D090 燃气轮机大修的竞标。
作为一家私营公司,"诺维克"集团相对灵活的结构,允许在公私合作框架内对任务进行"运营调整",更不排斥通过俄罗斯军工传统供应链之外的渠道达成目标。最终通过"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个在俄罗斯向来很难实现的方式,"诺维克"集团让包括 1155 系列在内的、俄海军使用 D090 系列的驱护舰几乎都在合约期内迎来了焕然一新的主机。
如前所说,靠着苏联时代的"底线思维"和俄罗斯时代的"新思维",1155 系列确实实现了"应动尽动"的目标。但要想实现更高的追求,靠这些本事就不一定够了。8 月 4 日,之前刚给"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敲过丧钟的《消息报》,再次爆料:唯一一艘 1155.1 "无畏 II "级"恰巴年科海军上将"号也修不起啦!
《消息报》的这则消息,距离"恰巴年科"上一次上新闻也就过去一周。当时全俄海军支持运动负责人、67 岁的退役上校弗拉基米尔 · 马尔采夫在俄罗斯海军日庆祝活动中,信心十足地表示,"恰巴年科"号的修理和现代化改造,将于 2026 年上半年完成:"效仿此前升级改造的姊妹舰‘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1998 年服役的‘恰巴年科海军上将’号将被重新归类为护卫舰,并将获得比前者更强的战斗力"。
当年也是一代名舰
更强的战斗力源自两点,首先,两舷的"卡什坦"被"铠甲 -M "弹炮一体防空系统替代,考虑到"铠甲 -M "在俄海军现在也没装几门,这个配置确实良心;其次,相比"沙波什尼科夫"在原"喇叭 -U "反潜导弹发射架处,只安装了两组小巧的"天王星"反舰导弹,"恰巴年科"好歹安装了四组,尽管显得有些"德里化",说是战斗力强了些也说得过去。
摄于今年 7 月的"恰巴年科海军上将"
然而"恰巴年科"毕竟落在了北方舰队第 35 修船厂这么个地方,尽管 2014 年 4 月进厂的它,在 2018-2019 年收到了大修后的 4 台燃气轮机,并在 2022 年出坞,但它的升级进度显然也停滞于此了。虽说此后还偶见俄媒吹嘘,称其升级后垂发可以使用"锆石"高超声速导弹云云,然而外观进度不会骗人。
凡事就怕对比,比如太平洋舰队的 1155 型"维诺格达诺夫海军上将",它在海参崴的船坞里也没折腾到立刻就能下水的地步,但进厂"刚满五年"的它,相比"恰巴年科"还是更有指望一些。
2020 年 8 月,即将进入船坞的"维诺格达诺夫海军上将"
2024 年夏季的模糊卫星图显示已经拆除大多数武器,正在加装垂直发射装置
2025 年 6 月的海参崴,右下角可见露出一部分的"维诺格达诺夫海军上将"
相比有望更快实现两艘 1155M+ 两艘 1155,再加上"瓦良格"号巡洋舰和 5 艘 20380/20385 这一大五小,逐渐以一个颇为活跃的"小驱支"形象,混迹于第一岛链北端的太平洋舰队,明面上更"豪阔"的北方舰队一方面要折腾那些越发鸡肋的那些"历史的厚重感",一方面又需要让几艘来之不易的 22350 型护卫舰发挥出战斗力,这就让"库兹涅佐夫"和"恰巴年科"们的价值,似乎就剩下凑出海军步兵支援前线一条路了……
E融配资,股票配资平台推荐,怎么在手机上买股票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