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
图片
图片
初冬的风,不再如秋日那般爽朗,而是多了几分清冷与柔和,轻轻拂过脸颊,似在轻声诉说着季节的更迭。树叶渐渐褪去了繁华,或金黄,或火红,纷纷扬扬地飘落,宛如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给大地铺上了一层五彩斑斓的绒毯。
阳光变得慵懒而温暖,透过稀疏的枝丫,洒下斑驳的光影。湖水在阳光的轻抚下,泛着粼粼波光,宁静而祥和。初冬,没有严寒的凛冽,却有着独属于自己的静谧与诗意,让人沉醉,让人心安。
此刻,就让我们一同去聆听诗人在初冬里的低吟浅唱,去感受那穿越千年依然鲜活的冬日风情,在诗词的韵律中,邂逅一场与初冬的浪漫之约。
图片
图片
1
图片
初 冬
杜甫〔唐代〕
垂老戎衣窄,归休寒色深。
渔舟上急水,猎火著高林。
日有习池醉,愁来梁甫吟。
干戈未偃息,出处遂何心。
杜甫此诗尽显沉郁悲慨。开篇刻画出暮年诗人身着窄旧戎衣,在寒色中归休的落寞形象,岁月沧桑之感扑面而来。颔联描绘了初冬景象,渔舟在急流中穿梭,猎火在高林间闪烁,画面生动,却也透着几分萧索。颈联借“习池醉”“梁甫吟”,抒发借酒消愁、壮志难酬的无奈。尾联直抒胸臆,战乱未息,自己进退两难,不知何去何从,将忧国忧民与个人身世之叹融为一体,读来令人动容。
图片
图片
2
图片
初冬即事
周端臣〔宋代〕
初冬天气暖,小似立春时。
万树无多叶,千花试一枝。
天红霜有信,星晕雨先期。
怕见梅花发,愁怀未辨诗。
周端臣此诗以清新的笔触勾勒了初冬独特景致。首联点明初冬天气暖和,宛如立春,给人意外之感。颔联写树木大多落叶,却有千花试探着绽放一枝,于萧索中见生机,对比鲜明。颈联中,天边的红霞似是霜降的信号,星星的晕圈预示着雨将至,观察细致入微。尾联笔锋一转,诗人因愁绪满怀,害怕见到梅花绽放,连作诗都难以排遣愁怀,将内心的忧愁抒发得含蓄而深沉,整首诗情景交融,韵味悠长。
图片
图片
3
图片
初冬旅舍早怀
怀浦〔唐代〕
枕上角声微,离情未息机。
梦回三楚寺,寒入五更衣。
月没栖禽动,霜晴冻叶飞。
自惭行役早,深与道相违。
怀浦此诗情感深沉,意境清冷。首联以枕边微弱的角声起笔,离情便如丝线般缠绕心头,难以平息。颔联写梦中回到三楚寺庙,五更寒意侵入衣衫,虚实相生,更添孤寂。颈联描绘月落时分,栖息的禽鸟被惊动,霜晴之际,冻叶纷飞,画面萧瑟。尾联诗人自惭行役太早,觉得自己与心中所追求的道愈发相违,流露出漂泊在外的无奈与对精神归宿的渴望。整首诗情景交融,将羁旅愁思展现得细腻动人。
图片
图片
4
图片
初冬早起寄梦得
白居易〔唐代〕
起戴乌纱帽,行披白布裘。
炉温先暖酒,手冷未梳头。
早起烟霜白,初寒鸟雀愁。
诗成遣谁和,还是寄苏州。
白居易此诗以质朴笔触勾勒了初冬晨起之景与心境。开篇描绘自己戴着乌纱帽、披着白布裘的装扮,尽显日常闲适。接着写炉温先暖酒,却因手冷还未梳头,细节处见生活意趣。颈联点明初冬特征,早起时烟霜洁白,天气初寒,连鸟雀都似在发愁,画面生动。尾联笔锋一转,诗已写成却无人唱和,自然引出要寄给远在苏州的刘禹锡,将对友人的思念融入这初冬氛围中,平淡中见真挚,情谊深厚动人。
图片
图片
5
图片
酬乐天初冬早寒见寄
刘禹锡〔唐代〕
乍起衣犹冷,微吟帽半欹。
霜凝南屋瓦,鸡唱后园枝。
洛水碧云晓,吴宫黄叶时。
两传千里意,书札不如诗。
刘禹锡此诗是回应白居易的唱和之作,情真意切。首联写自己乍起时衣冷,吟诗时帽子都歪斜了,生动展现出初冬早寒中慵懒又随性的状态。颔联描绘霜凝屋瓦、鸡唱园枝,画面清冷,尽显初冬氛围。颈联中“洛水”“吴宫”跨越时空,借景抒情,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尾联则点明两人虽相隔千里,但心意相通,且觉得书信不如诗歌能更好地传达情谊,凸显出二人友谊的深厚以及诗歌交流的默契,读来温馨动人。
图片
图片
6
图片
初冬杂咏
陆游〔宋代〕
夜窗父子共煎茶,一点青灯冷结花。
村落盗清无犬吠,园林月上有啼鸦。
陆游此诗营造出了静谧又略带清冷的初冬氛围。首句描绘父子于夜窗下共煎茶的温馨场景,在一点青灯映照下,灯光冷凝似结花,画面细腻而富有生活气息。次句笔锋一转,写村落因盗贼绝迹而听不到犬吠,一片安宁;园林中,明月高悬,却有啼鸦之声,以动衬静,更显寂静。整首诗将家庭生活的温暖与外界环境的清冷相互交织,在平淡中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与感悟,展现出一种质朴而深沉的韵味。
图片
图片
7
图片
初冬偶作
皮日休〔唐代〕
豹皮茵下百馀钱,刘堕闲沽尽醉眠。
酒病校来无一事,鹤亡松老似经年。
皮日休此诗尽显闲适洒脱又带几分落寞。首句“豹皮茵下百馀钱”,描绘出一种随性自在,身下垫着豹皮茵,身旁有百余钱,生活看似简单却自有其惬意。次句写效仿刘伶闲来沽酒,尽醉而眠,尽显豪放不羁。后两句笔锋一转,“酒病校来无一事”,看似闲适,实则透露出无所事事的空虚;“鹤亡松老似经年”,以鹤亡、松老暗示时光流逝、物是人非,增添了几分沧桑与寂寥。整首诗情感复杂,将闲适与落寞交织,耐人寻味。
图片
图片
8
图片
初冬夜饮
杜牧〔唐代〕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杜牧因刚直敢言,屡次进谏,多次被流放。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他四十岁时,受当时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其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此诗可能作于睦州。首句“淮阳多病偶求欢”,以汉代汲黯自比,言自己像汲黯一样多病,借酒消愁,“求欢”二字,道尽心中苦闷。次句“客袖侵霜与烛盘”,描绘出客居他乡,衣袖沾霜,独对烛盘的孤寂场景,进一步渲染了凄凉氛围。后两句由眼前景引发感慨,阶下积雪如梨花,美景当前却想到明年不知身在何处凭栏,将身世之叹、漂泊之愁融入其中,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尽显诗人内心的落寞与惆怅。
图片
图片
9
图片
初冬旅游
王建〔唐代〕
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
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
王建此诗以质朴语言勾勒出了旅途的艰辛与感慨。首句“远投人宿趁房迟”,写诗人长途奔波,为寻住宿匆忙赶路,尽显旅途急切与疲惫。次句“僮仆伤寒马亦饥”,进一步渲染艰难,随行的僮仆染病,马匹也饥饿,画面生动,让人感同身受。后两句“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诗人感慨自己客居在外,十月将尽,看到庄头栽竹错过时节,借景抒情,抒发了时光流逝、一事无成的怅惘,平淡中蕴含着深沉的人生况味。
图片
图片
10
图片
初 冬
刘克庄〔宋代〕
晴窗蚤觉爱朝曦,竹外秋声渐作威。
命仆安排新暖阁,呼童熨帖旧寒衣。
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
蓉菊满园皆可羡,赏心从此莫相违。
刘克庄此诗尽显闲适惬意之态。首联写清晨于晴窗下,喜爱朝阳,而竹外秋声渐起,点明初冬时节,动静结合。颔联中,诗人吩咐仆人安排新暖阁,唤童子熨好旧寒衣,生活细节尽显从容。颈联描绘美酒初熟,嫩绿诱人,橙子金黄、螃蟹肥美,色彩鲜明,勾起人的食欲。尾联写园中芙蓉菊花盛开,令人羡慕,诗人决心从此尽情赏景,莫负这美好时光。整首诗氛围温馨,将初冬的闲适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图片
备注:文章/资料皆为个人整理学习用,如有错误,欢迎指正,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E融配资,股票配资平台推荐,怎么在手机上买股票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